胎牛血清储存方法及关键注意事项
胎牛血清储存方法及关键注意事项
胎牛血清作为细胞培养中的重要营养添加剂,其储存和处理方式直接影响细胞培养效果。以下从储存条件、解冻流程、沉淀处理及质量维护四个方面详细说明科学储存方法。
一、基础储存条件规范
未拆封的胎牛血清需在-10℃至-20℃环境中冷冻保存,并严格在有效期内使用。长期储存建议选择-20℃至-70℃低温冰箱,避免温度波动导致成分降解。由于血清冻结后体积会膨胀约10%,储存时需预留足够空间,防止容器破裂或污染。若一次无法用完整瓶,应在无菌条件下分装至适宜体积的离心管中,分装后立即放回冷冻环境,减少反复冻融对血清质量的影响。
二、分步解冻操作指南
初级解冻:从冷冻冰箱取出后,先置于2-8℃冰箱中缓慢融化12-24小时,避免直接室温或37℃快速解冻。
完全溶解:待冰晶大部分消失后,转移至室温环境继续融化,或使用水浴锅加速溶解(水温不超过37℃)。
关键操作:融化全过程需持续轻柔摇晃,确保血清温度和成分均匀分布,避免局部温度过高导致蛋白变性。融化后的血清应尽快使用,若需暂存,2-8℃条件下存放不超过1个月,且不可反复冻融。
三、沉淀形成原因及处理方案
沉淀或絮状物质主要来源于以下因素:
长时间2-8℃储存导致脂蛋白凝集
解冻时混匀不充分形成局部浓度差
γ-辐照处理后蛋白结构变化
反复冻融造成脂蛋白变性
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析出
磷酸钙结晶形成(显微镜下呈可移动小黑点)
处理方法:将血清分装至无菌离心管,400g离心5-10分钟,取上清液使用。不建议直接过滤,以免堵塞滤膜。沉淀物本身不影响血清质量,若直接加入培养基可随过滤步骤去除。
四、质量维护特殊注意事项
热灭活处理(56℃加热30分钟)仅在特定实验需求时进行,该过程会显著增加沉淀产生风险,且可能破坏部分生长因子活性。若必须灭活,需严格控制温度和时间,持续摇晃确保受热均匀。储存过程中应避免血清在37℃环境放置超过30分钟,以防营养成分降解和微生物污染。显微镜下观察到的小黑点多为磷酸钙沉淀,可通过离心去除,无需判定为污染。
通过严格遵循上述储存规范,可有效维持胎牛血清的生物活性,保障细胞培养的稳定性和重复性。实际操作中需结合具体实验需求,平衡储存便利性与血清质量,建立标准化的操作流程。